23/08/10
(资料图片)
导语
无需妄自菲薄,领先就是领先;也请戒骄戒躁,说赢还为时尚早。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 让我们以中国汽车之名,同心协力走向更辽阔的天地,成就世界级品牌!我们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平心而论,好久没有因为一场车企发布会感动到流泪了,尤其还是在线上观看的情况下。可昨晚,比亚迪做到了,借着第 500 万辆新能源下线的契机,用一场格局拉满的盛宴,让全体中国汽车人共情。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的王传福,在谈及曾经所遭遇的那些至暗时刻,同样止不住的哽咽。好在,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此刻这个长期以 " 世界新能源汽车引领者 " 自居的品牌,终于真真切切的为自己正名。
殊不知,完成第一个 100 万辆,比亚迪用了长达 13 年。而从第 100 万辆到第 300 万辆,则用时 1 年半。如今,仅仅过去 9 个月,就完成了第 500 万辆的下线,速度之快令人赞叹。
而以此作为背景,刚刚过去 7 月,从乘联会发布的终端成绩单来看,比亚迪也没有任何悬念的再次拿下厂商批发销量与零售销量的双重冠军,并把诸多合资品牌远远甩在了身后。
那么,不禁好奇,为何其能够变得这般强势?
0
1
一次情理之中的绚烂绽放
实际上,关于开篇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清晰。
就像曾经屡次分析过的那样:首先,从大环境来看,终端用户对于新能源车认知层面的彻底改变,肯定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乘联会每月公布的渗透率不会说谎。相信大家身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 " 绿牌 "。
其次,从企业本身来看,比亚迪无论是垂直供应链端,还是成本管控端,还是产品推新端,还是技术研发端,甚至销售网络端,比亚迪的每一步都在不断累积过后,踩中了正确的节点,迎来了一场厚积薄发的胜利。再者,必须承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消费者对于类似丰田、大众般合资品牌盲目崇拜的消失,以及家国情怀的慢慢崛起,同样成为了比亚迪热销的 " 助推剂 "。
当然,诸多风口一旦被押中,就会形成正向循环。同时,身处全新的赛道,先发优势一旦被彻底建立起来,就会像是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最终,种种利好共同加持,促成了比亚迪情理之中的绽放。并且还可以肯定,只要不出现太大偏差,其领先优势将会一直保持下去。换言之," 谁能将它掀翻?" 慢慢成为了一道没有太多讨论意义的伪命题。今年,不出意外,年销 300 万辆也将板上钉钉的完成。
而作为旁观者,更加欣慰的是,恰恰因为比亚迪的异军突起,向所有自主品牌佐证了电动化转型的浪潮远比想象中还要猛烈。并且这一次,身处全新赛道,规则的制定权与产品的定义权则被我们牢牢掌握。
另外,如果说早几年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结构更像是呈现 " 哑铃状 " 分布,10 万元以下与 30 万元以上,电动化的攻势更为猛烈,那么自今年开始 " 腰部 " 也在变得愈发丰满。
换言之,燃油车固守的 10-30 万元腹地,已然遭遇到了新能源车毁灭性的打击。同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时间的继续推移,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与发力,类似的溃败只会越来越大。而 4 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大家也看到了诸多合资品牌的彷徨无措,它们也第一次全方位感受到了中国车企究竟在做什么,最终汇总成一句话:" 大人,该醒醒了。"
当然,无论承认与否,属于燃油车的时代就是在渐行渐远,属于新能源车的时代就是在迅速到来。
在此过程中,比亚迪就是那位干得最起劲的 " 革命者 ",即便遭遇诸多非议与质疑,却一直在做难而正确的事。
2
一次没有悬念的大获全胜
再次搬出乘联会发布的终端成绩单,实际上刚刚过去的 7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73.7 万辆,同比增长 30.7%。1-7 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更是达到 427.9 万辆,同比增长 41.2%。
与此同时,7 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 64.1 万辆,同比增长 31.9%。对应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则达到 36.1%,较去年同期 26.8% 的渗透率提升 9.3 个百分点。反观乘联会的预测,2023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达到 850 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 2350 万辆,简单换算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 36%,目前的运行状态基本吻合。
而将视线再度聚焦 7 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可以发现除特斯拉之外,前 10 名的剩余席位全部被自主品牌占据,比亚迪更是遥遥领先。而面对这样的结果,必须承认的是,我们迎来了一场没有悬念的大获全胜。
顺势,新的问题随即产生:为何整个大盘还会这般欣欣向荣?难道只是因为那张所谓的 " 绿牌 "?还是油价的疯狂上涨?不可否认,因为样本容量足够巨大,势必会有部分消费者带有类似的想法。但对于更多人而言,尤其是那些动辄下订几十万元新能源车的用户,牌照与使用成本必然不是促使他们做出决定的关键。
相比之下,唯一合理的解释只剩一种: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的综合产品力已经实现了阶段性的反超,所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 " 赞成票 "。
相比曾经槽点颇多的 " 电动爹 ",当下中国新能源车无论三电技术的成熟度,智舱与智驾的使用体验,还是续航与能耗实际表现,包括销售体系、补能体系、服务体系的便利性,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跃升。
也恰恰基于上述背景,已然催生出了多款现象级的产品。比亚迪第 500 万辆发布会外场,摆在那里的十几辆 " 中国新能源车 ",亦是当中最突出的佼佼者。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非常想要借用王传福昨天所说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许多中国品牌都和比亚迪一样,都有过不被看好的经历,但我们最终证明了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是的,无需妄自菲薄,领先就是领先,应该得到最大的褒奖与掌声。不过,也请戒骄戒躁,硬仗远没有结束,说赢还为时尚早。
毕竟,中国汽车距离站在世界之巅,仍然存在着很远的距离。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
THE END
上一篇 : 双枪老太婆主题曲原唱 双枪老太婆主题曲
下一篇 : 最后一页